翻出他的回礼,里面也有诗经。
再一看,与自己的丝毫不差。
双生子都没这么像的。
再熟练的抄书郎,也没办法做到两本书每个字都一样!
父亲也被惊着了,强行忍耐一晚,今天一大早就叫着她来大将军府,要找神悦问个清楚。
张祯微笑,“印的。”
她就知道,印刷术肯定会给这个时代的文人带来亿点点震撼。
这种工艺说来简单,却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。
文化知识的传播,从此迈入一个新的时代。
一千八百多年后,才会出现另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。
蔡邕急切道,“怎么印?”
他有预感,他将知道一个天大的秘密。
蔡琰也专心听着。
张祯看看这求知若渴的父女俩,“这个么,不太好说。”
索性带他们去大将军府后街的工房,现场观摩。
印刷工正在印制《说文解字》,井井有条,忙而不乱。
满屋墨香纸香,裁剪整齐的空白纸张一印一刷,立时满篇留字。
再由印刷工轻轻揭下,拿到一旁晾晒。
蔡氏父女看得大为震撼,目瞪口呆。
“这样就成了?”
许久,蔡琰喃喃问道。
这速度太过惊人。
印一页纸张的功夫,或许只够抄两个字。
张祯:“成了。”
蔡琰:“能印多少?”
张祯沉静地道,“只要有纸、有墨,想印多少印多少!”
蔡琰倒抽一口凉气。
蔡邕:“千本万本都可以?”
张祯:“有何不可!”
蔡邕沉默。
回到大将军府中堂,对着张祯郑重施礼。
蔡琰满脑子都是那些可以移动的字模,有点懵,但也立刻跟上。
——虽然不知道父亲为何有此举动,跟着总没错。
张祯连忙扶起,“外叔祖,姨母,你们这是做什么!”
蔡邕沉声道,“神悦,我替天下人谢你!”
书籍珍贵。
每一本书,都是读书人抄写下来的。
抄得再快,数量也还是稀少。
没有书,又如何求学?
可这种神悦称之为“活字印刷术”的工艺,能印出很多书籍。
书中的学识,也将传扬四方,开化民智!
若干年后,柴门子弟、贩夫走卒,说不定也有机会接触书本,读书明理!
这技艺如果是别人首创,兴许会拿来谋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