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dt css="rd">
&esp;&esp;好端端的山长赠予他一本《沧浪刀法》是叫他自保的,不是叫他读着玩的。
&esp;&esp;赵洵屏息凝神,开始打坐。
&esp;&esp;每当他修行进入困境之后,都会尝试利用这种方法进行调整。
&esp;&esp;赵洵迅速的进入识海,进入到了识海之中的浩然书院。
&esp;&esp;这座浩然书院和终南山中的浩然书院并不一样,更为精简更为抽象。
&esp;&esp;放眼望去,赵洵能够看到一座座雕像。
&esp;&esp;这是自打儒家创立以来各位儒圣的雕像。
&esp;&esp;但是其中并没有山长。
&esp;&esp;道理也很简单,儒家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,当世儒圣是不塑像的。只有等到儒圣身故之后,才会由其弟子后人为其塑像。
&esp;&esp;赵洵从这些塑像旁走过,感受到了强大的气息。
&esp;&esp;这些气息灌入他周身,让他感受到燥热的感觉。
&esp;&esp;热血沸腾,血脉喷张!
&esp;&esp;一时间赵洵犹如被充满气的气球开始膨胀。
&esp;&esp;猛然间,赵洵张开双眼,心中一阵狂喜。
&esp;&esp;他悟了!
&esp;&esp;所谓浩然气其实就是真气的一种,只不过经过儒家淬炼有了专属的印记。
&esp;&esp;而不管是刀剑还是其他的兵刃,其实本质上就是一个容器。
&esp;&esp;要想把浩然气注入这个容器之中,最重要的事情便是跟这个容器意念互通,具备极强的共通性。
&esp;&esp;从这个角度来看,赵洵手中的这把鱼机刀并不合适。
&esp;&esp;…
&esp;&esp;…
&esp;&esp;第122章 鸣鸿刀
&esp;&esp;换句话说,赵洵要想找到一个合适的容器来灌入浩然气,把它作为本命物,本质上这个容器要带有赵洵的气息,或者说赵家人的气息。
&esp;&esp;鱼机刀不合适,因为这本就是不良人的标配,赵洵以外每个人都有一把。
&esp;&esp;本质上说这些鱼机刀并没有什么不同。
&esp;&esp;赵洵要的是一把独一无二的刀,属于赵家人的刀。
&esp;&esp;想明白这点后,赵洵便收好《沧浪刀法》离开房间朝父亲成国公赵渊所在的正房而去。
&esp;&esp;
&esp;&esp;
&esp;&esp;此刻成国公赵渊正在屋内伏案练习书法。
&esp;&esp;他写的字遒劲有力,带着武夫所特有的洒脱豪迈。
&esp;&esp;赵氏先祖赵义追随太祖皇帝戎马一生,立下了赫赫战功,这才获得了世袭罔替的成国公爵位。
&esp;&esp;如今虽然很多代过去了,赵渊身上流着的赵氏血脉仍然时刻提醒着他自己是一个武夫。
&esp;&esp;练习书法归练习书法,可赵渊知道一旦有机会领兵出征,他会毫不犹豫的披挂上阵。
&esp;&esp;“儿子给父亲请安。”
&esp;&esp;赵洵轻步来到赵渊身边,毕恭毕敬的行了一礼。
&esp;&esp;“洵儿你怎么来了?”
&esp;&esp;赵渊面上带着笑意,放下手中的狼毫和声问道。
&esp;&esp;“爹,儿子想问您一件事。”
&esp;&esp;对上如此一个宠儿子的老爹,赵洵自然没有任何的心理压力,单刀直入的问道:“咱们家好歹也是武勋世家,有没有什么神兵利刃?”
&esp;&esp;赵渊听的一愣。
&esp;&esp;“神兵利刃?”
&esp;&esp;“对啊,比如宝刀”
&esp;&esp;赵洵毫无遮掩的问道。
&esp;&esp;“刀的话确实有一把,不过”
&esp;&esp;赵渊面上露出神秘的神色,示意赵洵凑近一些。
&esp;&esp;赵洵连忙附耳过去。
&esp;&esp;“这柄刀名为鸣鸿,是先祖追随太祖皇帝起事时的佩刀。这把刀不知饮过多少敌人的鲜血,早已充满煞气。先祖遂命高人将其封印,藏于府宅深处。鸣鸿刀为父也没有见过。”